事实证明,76岁的蒋大为,不再被大众宽容 当前资讯
2023-05-01 02:10:18   来源:浮生说梦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期待与您的讨论。

今年3月的湖北石首桃花山,蒋大为上演了一出晚景凄凉的景况。


(资料图)

曾名噪全国的一代歌唱家蒋大为,在风雨中献唱代表作。

一首《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蒋大为的声线,早已不似当年那般嘹亮和清丽。

台下寥寥无几的观众,场面十分冷清。

同一个人,同一首歌,39年前蒋大为在第二届春晚献唱时,那可是火遍了华夏大地。

如今不到四十年的风风雨雨,早已将蒋大为这朵桃花,吹得七零八落。

回首蒋大为76岁的人生路,看看他是如何走到大众面前,又如何惹怒众人的呢?

1947年,在时局动荡的年代,蒋大为出生于那时候少有的小康之家。

小叔是个业余画家,蒋大为平日陪伴小叔作画时,也会动笔涂鸦。

小叔在侄子的信手涂鸦中,看到了遗传基因中的艺术细胞。

在小叔的支持下,蒋大为学了八年的素描和油画。

少年蒋大为十分精壮,他的短跑成绩,在区里都是数一数二的。

蒋大为最初的梦想,是在田径赛场上为国争光。

不过他第一个梦想破灭,是教练认为他身高不够,以此为专业,也未必会有成绩。

于是蒋大为从此专心画画,想要成为中国的达芬奇。

很可惜,在他中学时期,高考取消了,他的美院梦,也破灭了。

连续两个梦想夭折,高中毕业后也没有大学可读,蒋大为在家郁闷了好久。

正是这段时间,他和邻居家的小伙伴,一起演奏、唱歌,排遣不得志的心情。

这对少年组合,还曾多次被街道推荐到区里表演。

1966年,19岁的蒋大为,报考天津文宣队。

经过一系列的考试,蒋大为成功入职,既能每天从事热爱的歌唱事业,又能手捧铁饭碗,实现旱涝保收。

他报考文宣队时,接触到了负责招聘的张佩君。

大眼睛的张佩君,性格开朗又热情,深深吸引到了蒋大为。

正在蒋大为不知如何表白时,他发现一件怪事。

他每天带来的饭盒里,都会凭空出现更丰盛的菜。

当蒋大为疑惑的眼神,碰撞到张佩君羞涩的目光,两个年轻人对彼此的爱意,洒满了整个文宣队。

后来在大家的热心牵线下,蒋大为这才勇敢牵起了张佩君的手。

没多久,国家下来政策,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蒋大为找到领导,希望能和张佩君分到一处插队。领导们体恤他们真挚的感情,也予以批准了。

结果,天津市歌舞团发来了邀请。

此时如果蒋大为点头,他就能留在市歌舞团,不用下乡受苦,前途也更光明璀璨。

可这就意味着,他和张佩君只能天各一方,分手已成定局。

或许谁也没想到,少年蒋大为竟是个恋爱脑。

为了和张佩君在一起,蒋大为拒绝了市歌舞团的邀请。

初到内蒙古,恶劣的气候和生活环境,从小没受过苦的蒋大为,可没少遭罪。

不过好在有情饮水饱,蒋大为和张佩君,一边恋爱,一边组成了歌唱表演组合。

两人你侬我侬地两两相望,在集体户里为大家表演献唱。

1969年,吉林省森林警察文工团,来到内蒙选文艺人才。

他们一眼相中了蒋大为,但他执意要和张佩君共进退。

好在张佩君业务能力非常出色,从天津到内蒙,一直是团里的骨干人物。

吉林森警文工团拿出两个名额,同时收取了这对年轻人。

两年后,蒋大为凭借一首《采伐工人心向党》,在电波中红遍祖国大地。

又过了三年,1974年,事业有成的蒋大为,终于有了底气迎娶张佩君。

次年,蒋大为调职来到中央民族歌舞团,他带着张佩君一起来到北京。

1978年,31岁的蒋大为喜得千金。

女儿两岁时,蒋大为为电影《红牡丹》献唱主题曲,一首《牡丹之歌》,唱响九州。

1984年,央视第二届春晚,蒋大为用清亮的嗓音,高歌《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给全国人民讲述了一个美丽的传说。

从这里开始,蒋大为成为国内的当红歌手,走上了事业的巅峰。

两年后,蒋大为遇到了另一个人生转折点。

当时他在录音棚里,为《林海雪原》配音。

在隔壁的录音室里,许镜清正在筹备《西游记》主题曲的录制。

原定的歌手李双江,因为喉咙发炎,无法如约进行录制。

可电视剧播出在即,为了不错过档期,许镜清只能临时换人。

就在许镜清为人选发愁时,蒋大为的嘹亮的歌声,传入耳中。

许镜清连忙找到蒋大为,邀请他演唱《敢问路在何方》。

就这样,在阴差阳错之下,蒋大为唱了这脍炙人口的歌曲。

随着《西游记》热播几十年,蒋大为凭借《敢问路在何方》,一举封神。

蒋大为借助《西游记》的热度,成为了当年的顶流歌手。

当时他有多红呢?

别人一个月赚二三十块钱的年代,蒋大为一场商演,就能净赚25万。

这样的商演,他一个月能接十几场,一年轻轻松松入账几千万。

而且每次商演,蒋大为和《敢问路在何方》,一定都是最后的压轴节目。

蒋大为的故事,截止到这里还是十分励志的。

从下乡集体户的文艺青年,他一步步走上了春晚,成为中央民族歌舞团的团长。

蒋大为曾经努力过,也曾执着过。

然而,从《敢问路在何方》开始,蒋大为就开始躺平摸鱼的吃老本。

此后,蒋大为再也没有过拿得出手的新作品。

每次出去商演,蒋大为演唱的,不是《敢问路在何方》,就是《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这两首传唱度最高的歌曲,蒋大为将它们的红利,榨得一干二净。

好在观众们也吃这套,听到他唱这两首歌,方才心满意足。

蒋大为也因此,安心地留在舒适圈里,不思进取。

1993年,蒋大为在一次出国演出时,爱上了加拿大的生活方式。

于是那次回国后,蒋大为夜夜辗转难眠,对国外的月亮念念不忘。

没多久,他就下定决心,辞去了中央民族歌舞团团长的工作。

他带着妻子和女儿,跑去加拿大买房买车,过上了他向往的生活。

可惜,这种逍遥自在的好日子,没过上几年,蒋大为就苦不堪言了。

在国内,他作为吃老本的歌唱家,轻轻松松出去唱老歌,就能拿到几十万的收入。

在国外,他就是个普普通通的中年人,只能给小孩子当声乐家教。

从歌唱家到声乐家教,蒋大为的落差感非常强烈。

但也没办法,举家搬迁,买房买车,女儿入学,一家三口的柴米油盐,哪样不要钱?

蒋大为只知道国外的月亮更圆,没想到那里的月光,也更昂贵。

很快就花光了积蓄,蒋大为没办法,只能厚着脸皮回国捞金。

但心高气傲的他,偏偏不肯承认。

面对同行的挖苦,他迫不及待地去和大众解释:我不是回来赚钱的。

可他的实际行动却说明了一切。蒋大为的档期排得满满的,每天不是在商演,就是在去商演的路上。

而在他出国的这几年里,歌坛新秀如雨后春笋,蒋大为已不是顶流。

他只能凭借那两首老歌,在舞台上拼命唤醒观众们的回忆。

当年压轴站C位的高光时刻,早就一去不复返了。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歌手们有更多的机会被采访。

蒋大为抓住了这个机会,频频在采访中,凭借胡说八道博出位。

最初传出《西游记》四人组,和杨洁导演有矛盾的传闻,正是蒋大为说的。

当时是国外有活动邀请四人组和杨洁,结果四人组露面了,杨洁导演却缺席了。

蒋大为却在采访中提及此事,并称四人组和导演有矛盾,是故意不带导演出席的。

他话里话外,突出自己的宽宏大度,以及忠心,可谓是绿茶味儿十足。

正因他一番言论,引发了外界对这个经典剧组的非议。

其实也有眼尖的观众,当时就发现问题。

蒋大为作为主题曲演唱者,他是根本没接触过剧组的,人家有没有矛盾,他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蒋大为不过是利用采访制造话题,既能表白自己的深明大义,又能抓住舆论热点。

这样的小心机,他后面还有变本加厉。

那几年,很多综艺节目都会邀请他做评委。

就是这样,蒋大为在《星光大道》中,认识了红极一时的草根明星——大衣哥朱之文。

紧接着朱之文登上春晚舞台,又现身元宵晚会。

那几年,在网络上和电视里,朱之文都是妥妥的草根顶流。

蒋大为看好这个机会,公开朱之文为徒,拜师宴十分盛大,成为一段佳话。

如果说蒋大为是爱才惜才,那可就说不通了。

他收徒之时,正是朱之文上了春晚之后,大红大紫之时。

蒋大为的收徒仪式,与其说是锦上添花,不如说是老艺术家厚着脸皮蹭热度。

沾了朱之文的光,蒋大为也风光了一阵子,留下了提携新人后辈的赞誉。

可2016年,蒋大为却说:朱之文拜我为师,是一种炒作,只是个形式而已。

这话没错,所有人都知道,这无非就是蒋大为的炒作行为。

蒋大为却确认为,是当时大火的朱之文,沾了他的光。

他还傻傻地表示:我一句歌曲都没教过朱之文。

可怜朱之文,不仅没说过蒋大为一句不是,还紧着帮他圆场。

在朱之文的采访中,他帮蒋大为挽尊道:蒋老师教过我吐字发音。

自恋的蒋大为还以为是几十年前,还以为自己是顶流歌唱家。

殊不知,他早就是没有作品的过气歌手。而朱之文,才是当时的流量顶流。

谁蹭谁热度,显而易见。蒋大为却还找不准自己的位置,吐槽人家。

不仅如此,蒋大为更在采访中大放厥词。

为了挖苦农民出身的朱之文,蒋大为直言对方就是个笑话。

甚至,蒋大为认为,歌唱家和农民是两个职业,农民歌手只是会唱歌的农民。

老实憨厚的朱之文,从来没有自诩过歌唱家。

蒋大为的一番言论,一杆子打翻了所有农民兄弟的努力。

几十年来,蒋大为在名利场中养尊处优,话里话外全是优越感,对农民嗤之以鼻。

在加拿大生活多年的蒋大为,已然忘记了,我国是个传统的农业大国。

忘本的蒋大为,终于露出了真实嘴脸。

后来,因为这番言论备受争议,蒋大为又有奇葩操作。

他拿着一张字条拍摄视频,表示是节目组让他这么说的。

这也再次展示了,蒋大为所剩无几的人品。

即便真是节目组的操作,他既然收了钱也照做了,就不该揭老底。

换言之,嘴长在自己身上,无论谁指使,那番嘲讽农民的言论,都是出自蒋大为之口。

为了赚钱和热度,什么都敢说,事后又为了挽回口碑,做出吃饱骂厨子的事。

蒋大为此举,可谓是“又当又立”的教科书式诠释。

被名气迷住双眼的蒋大为,还做了更离谱的事情。

当年蒋大为能演唱《敢问路在何方》,归功于创作者许镜清的慧眼识珠。

2015年,许镜清想举办《西游记》音乐会,便找到蒋大为,问其是否能出资合作。

毕竟蒋大为这么多年商演,也从来没支付过许镜清版权费。

其实蒋大为也是囊中羞涩,这些年赚得钱,在加拿大入不敷出。

但没钱可以直说,他却跑去媒体面前阴阳怪气,大言不惭道:我是给电视台唱歌,不是给个人唱歌。

至此,全国人民都知道,蒋大为因为碎银几两,和提携自己的伯乐闹掰了。

聊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至少蒋大为专一,一生只有张佩君一个妻子。

妻子只有一个,但墙外的彩旗,就不一定了。

1993年,蒋大为刚出国的那一年,就认识了年轻漂亮的留学生姚曼。

两人渐生亦师亦友的情愫,后来蒋大为回国发展,姚曼成为了他的经纪人。

两人的财务关系剪不断理还乱,蒋大为商演赚的钱,就安心放在姚曼账户里,足以证明两人的关系非同一般。

2010年,姚曼亲自爆料,承认自己和蒋大为的婚外恋,并出具蒋大为签署的欠条。

据姚曼称,蒋大为欠她90万元,一直不还。

老歌手的桃色绯闻和债务纠纷,足够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笑料。

不过蒋大为这些年也不是白混的,涉及到钱的问题,不仅伯乐可以不放在眼里,情人也不留情面。

蒋大为将姚曼告上法庭。

原来,蒋大为在写借条时,就留了个心眼。

他在借条上签了假的日期,这一天,他实际人在加拿大。

最后,姚曼因为敲诈勒索,锒铛入狱。

蒋大为赢了官司,却彻底输了口碑。

解释不清的婚外恋,一笔烂账的财务纠葛,蒋大为想洗白几乎是不可能的。

蒋大为数十年来没有作品,对农民出言不逊,蹭热度炒作又当又立;怒骂伯乐,推情人入狱,国内捞金国外消费。

蒋大为的吃相,太过难看。

如今的蒋大为,反反复复炒冷饭,两首歌唱了40年。

再加上各种人品塌房,蒋大为那两首歌的红利,不足以成为他黑历史的滤镜。

德不配位的蒋大为,再也得不到大众的宽容了。

关键词:

上一篇:当前热点-建行信用卡中心电话步骤(建行信用卡中心电话)
下一篇:最后一页